-
花兒與少年讀書筆記 讀后感(3)篇
(2019-08-06 00:20:47) 讀書筆記 -
作者:嚴歌苓
徐晚江,小說的主人公,一個在物質與精神的漩渦中掙扎的女人。她和丈夫同為軍區舞蹈演員,雖然貧苦但卻是幸福的一對,為了讓一家人過上像樣的生活,她與丈夫商量離了婚,嫁給了偶遇中結識的、有錢的美國老男人,十多年間,她不動聲色地掙錢把丈夫和孩子都移民到了美國,在潛意識中他們期望攢錢買上自己的房子然后踢開老男人,過上屬于自己的物質富裕的生活。但是,事實上他們做不到,丈夫花光了妻子的錢卻投資失敗了,只好失落地回國了。而晚江卻得繼續在絕望中煎熬,為了女兒或者她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
花兒與少年讀書筆記 讀后感 第(1)篇
花兒不再,少年已老
起初是被這書名兒吸引住了,抱著看青春文字的玩心去讀,結果被內容結結實實的驚喜到了。
這本書圍繞中國美麗女人晚江展開的描寫。晚江和洪仁是對年輕相愛的貧窮夫妻。晚江因為貌美的姿色被七十多歲的美國律師翰杰瑞看上了,他不知道晚江有丈夫,便提議娶她帶她去美國。洪仁懷著一腔對晚江的憐愛,讓她帶著兩個孩子嫁到美國去過好日子,并告訴她那種生活是無能的他永遠給不了的。
晚江帶著一兒一女嫁給了翰杰瑞。內心卻依然深藏著對那個和她有著青春記憶的少年的深深愛戀。每周在翰杰瑞的眼皮子底下悄悄地通電話,一通就是十年。
瀚夫瑞是太心愛晚江了,只能容忍她,讓她把她的骨血一點點走私進來,安插下去,再進一步從他的家里,一點點向外走私,情感也好,物質也好。他這樣橫插在他們之間,是為他們好,提醒他們如此往來不夠光彩,使他們的走私有個限度。
十年后,洪敏也來到美國,作為夜店陪老女人跳舞的男舞者,他的生活還是窩囊狼狽。但晚江絲毫沒有任何隔閡,因為在她心中,洪敏仍是那個做事有些毛毛躁躁惹她疼愛的好看少年。
彼時他們的女兒仁仁初來美國的時候才四歲,十年后的她被完全西化了,完全不想認那個狼狽落魄一股窮酸勁兒的男人為父親。她尊崇著翰杰瑞的家規,努力扮演他眼中上流社會的淑女。她成了被西化的,晚江和洪敏已經無法挽回的教養小姐。骨子里繼承了翰杰瑞那股傲氣和自尊。
仁仁連手勢帶神色都是美國式的。她滔滔不絕的英文簡直太欺負人了。他插不上一句話,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想,當時他為兩個孩子和晚江犧牲了自己,就該得這樣的報應?
故事在洪敏找晚江借錢投資,并許諾成功了就帶著一家妻小過好日子的時候被推向高潮。晚江變回當初那朵緋色的花朵,在一片緋霞中幻想期翼著與洪敏未來的小屋和廳堂。洪敏的投資被騙了,欠下一大筆債,晚江偷偷從翰杰瑞手頭下挪用的私款也全部賠了進去。
洪敏匆匆逃回國內。晚江的夢破碎了,她想干脆和翰杰瑞攤牌,告訴他這么十年來她不過是在為她以后真正愛人和孩子偷渡糧倉。她寫給翰杰瑞一封信正式決裂。
故事的結局很有意思,翰杰瑞還是和晚江做愛,陪仁仁練鋼琴。他看到那封信了嗎?還是說他并未看后并未戳穿? 這個可憐的老龍像守著寶藏一樣守著他年輕的中國妻子和兒女。也許他是愛晚江的。也許他是自私的,只是不想掉面子,失去他人羨慕他的籌碼。我們不得而知。
她眨眨眼睛,滿心悲哀地想,這樣壯烈的事,也只能在幻覺中發生了。十多年前,她做得出同歸于盡的事?,F在只能這樣了:抹抹淚,回家。洪敏開車送她。一路上兩人相互安慰,說只要不死,總有希望。
花兒和少年,多美好的名字。讓我想起陽春三月里相依的人兒。
只是,花兒不再了,少年也老了。他們之間還有什么希望,幾個十年?
花兒與少年讀書筆記 讀后感 第(2)篇
沒有想象中那樣期待吧,其實是講述了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但是故事的情節又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拉長拉長,只是為了闡述每個主人公身上所具備的特色。從晚江邁出第一步開始,注定就是一個悲慘的結局,世間哪有免費的午餐,世間也哪有心想事成、一帆風順的事情,計謀的開始就是欲望的開始,欲望是無窮無盡的,而每一個人都在各自的欲望里不斷地擴大擴大,洪敏看似為了娘倆過上好日子,實則他就是一個自私的混蛋,養孩子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事情,而且男性實則是負有更重要的責任。但是他因為自己無能而把這一切都推給一個女人,讓這個女人憑借著自己的美貌、才華、技能去養活這兩個孩子,晚江還心存美好與幻想,期待某一天全家團圓,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但是呢,洪敏是親手把這美好的愿想給打碎了,習慣靠著晚江生活的他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少年了。此書名在我看來寫的是兩代人,寫晚江與洪敏,寫仁仁與九華,寫路易和蘇,哪一個不是花兒與少年呢?只是曾經花兒的晚江依然是花兒,但是曾是少年的洪敏卻伊然不是最初那個愛花惜花的少年了。而正是少年的九華卻沒有過過一天少年的該有的生活,他為了生存,不得不隱匿自己,不得不將自己活成可有可無的樣子,一個少年該有的天性、自由與愛全都被寄籬于人下生生剝奪了。再來看仁仁,仁仁看似被教養的很好,是最聽話最乖巧最懂事的孩子,但是若真的讓她選,她是不會做這樣的自己吧!在飯桌上想怎樣說話就怎樣說話,想怎樣吃飯就怎樣吃飯,我一個小女孩,我就不能任性撒嬌嘛!我一個愛自由愛生活的小女孩就不該有自己的朋友嘛!這樣忍著、學著、受著做一個個乖乖女的生活真的不是她想要的,嬌艷的花就該在陽光雨露下,盡情地生長,享受著大自然賜予她的一切,然而她卻不能任性做自己!蘇當然也不例外,整天蝸居在自己的小屋里,和坐牢也沒有什么區別,老父親的厭惡,她也將這厭惡全數回給父親,一瓶瓶的上好名酒被開封被喝光,想必蘇在開酒的那一瞬間是爽快的,心理大概想著:你不是厭惡我嗎,看吧,我要讓你的心肝寶貝一點點地消失,也讓你嘗嘗失去的滋味。然而,結局并不是如此,老父親并沒有勃然大怒也沒有謾罵指責,一句戒酒就將她推之門外,沒有一絲猶豫與無奈,老父親大概也想:這正是我想看到的,走吧走吧,這樣省的我每天看見你就心煩,這樣反倒輕松了!路易誰都不怨誰都不恨,只是他很孤獨,孤獨到想要被愛,孤獨到想要被欣賞,孤獨到想要占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老父親得到晚江為了滿足虛榮心,晚江選擇走進老父親是為了錢,而洪敏至始至終都是為了逃避責任、不求上進。每個人都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都被束縛著偏離在不屬于自己軌道里!
花兒與少年讀書筆記 讀后感 第(3)篇
作者用細致冷靜的筆觸描繪一幅俗世男女浮世繪,展示現實生活中的無奈瑣碎破滅和人性的矛盾復雜。以前幼稚時總愛問“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后來長大了就改成“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典型?”現在發現人與事情真不是一個好壞可以言之。生活在世上,誰能沒有欲望和煩惱?誰能將一團糾葛理順得清清楚楚?就說書中的人物,哪一個是完完全全的惡人?都是一群意欲求得心中理想生活又無法把控局面的人,都是欲望的俘虜。移民到美國的為一個群體,美國律師路易蘇為一個群體,每個人都想抓住什么卻都未必如愿。有一種求不得、怨憎會的無奈與宿命。律師自以為聰明理智掌握一切,卻無力地發現一切漸漸脫離掌控,他自己也不知是布棋者還是棋子?;▋号c少年,題目可以說是一個青春生命與欲望的象征。如果適度就是一種美也是生活的動力,就如同院子里的玫瑰,一朵一簇都還美,無節制泛濫蔓延開來燃燒成花癌就變成了一種病,得治!會毀了生活毀了一切,人人都要得到反而什么都留不住?;▋号c少年,也是一種輪回。無論中外,誰不曾青春過美好過幻想過?本土還是移民都擁有夢想和過往,但誰能敵得過歲月和生活的銼磨?“那些花兒它們還開著嗎?它們都老了啊……”彼此都再也回不去了,逃不過對過往的美化懷想,逃不過欲望貪婪,逃不過人性弱點,逃不過現實殘酷。書里沒有誰無辜,都有自私可恨之處,都想擺脫又都被利益或情感蛛網粘住膠著。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生活?;▋号c少年,也是一種隔膜疏離。本來二者應該互為美的映襯,但在書中確是一種反襯,理想與現實、利益與情感、移民與本土各個方面存在的落差??此朴H密融洽,實則各自為政,無法真正融入調和。誰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者,誰是卑屈的接受者?都帶著謀算和不甘,看起來夫才妻賢女孝畫面很美,實則灰暗丑陋。為書中人物悲哀,也不免為人性悲哀?;秀庇X得看過這本書,但又記不準是不是這本。記得那個結尾是:移民來的媽媽終于掀開了遮羞布,外國兒子過了界,家里的平衡被打破,外國兒子逃離。留下這位母親面對穿衣鏡獨自品嘗她擁有又失去的感情(因為不知道是不是愛情),孤獨欣賞她開到荼蘼的余韻。這一天過去了,明天會如何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于是終結了。這部書也是堪堪止住在臨界點。不知火藥積攢到何時會爆炸,燒掉那遮掩下的真實,漏出內里的孔洞。
- 搜索
-
- 熱門圖片
- 最近更新
- 隨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