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牧場讀書賞析 讀后感(3)篇
(2019-08-06 00:21:18) 讀書賞析
作者:李娟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隨一家熟識的哈薩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場、沙漠,度過了一段艱辛迥異的荒野生活。這本書,便是這段生活最真實、最感動、最深入、最珍貴的全景記錄。李娟是第一位描寫哈薩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漢族作家,她以飽含深情又不失節制的文字,呈現出阿爾泰最后的“荒野主人”冬季轉場時的獨特生存景觀。
冬牧場讀書賞析 讀后感 第(1)篇
[1/12]n在微信讀書的推薦中看到這本書時,一下就想起了16年初在一個活動上見到的李娟,沉默靦腆,像是剛從冬窩子走出來似的。當時幾個中國作家到北美巡講,最后一站來到了位于“文化沙漠”的斯坦福。作為一顆沙子,在幾位作家中只認識余華的我,硬是起了個大早,穿過大半個校園來接受熏陶。也許是因為在北美奔波了大半個月,作家們意興闌珊,整個活動幾乎沒有讓人印象深刻之處。除了李娟。感覺她不善言辭,卻努力地想說些什么,尬聊了幾句,最后卻說了 感覺太對不住主辦方[捂臉]n這本冬牧場,讀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就發現它的精彩遠超過預期。完全沒有想到牧人的生活可以如此吸引人。雖然只是圍繞著那一倆個家四五個人,將普通人家的平凡故事,波瀾不驚地娓娓道來,卻讓人仿佛置身其境,感受到了無盡的風,雪,沙,羊群,和寂靜。是因為它的真實吧。開始讀這書時,剛度完了和公司的蜜月期,新的一年一開始就不停地加班趕進度。日復一日的代碼,總是低著頭找尋六便士,不知不覺就忘記了抬頭看看月亮。這書像是一扇門,隨時可以踏入另一個世界的門。想起了一首歌,我在加州的艷陽里,大雪紛飛;你在北疆的寒夜里,四季如春。今年讀完的第一本書。
冬牧場讀書賞析 讀后感 第(2)篇
冬
這里是北疆,阿爾泰的冬窩子,這里很冷,零下四五十度是常態,從阿爾泰深山一直到天山北部的開闊地帶,牧人們每年遷徙距離逾千里。搬遷次數最多的,一年之中平均每四天就得搬一次家,這里很冷,李娟晚飯會少喝奶茶,以免半夜起來上廁所。
牧
李娟,冬窩子,豬一樣的馬,自由的駱駝,羊,牛,熊貓狗,小花貓,他們充實著整個冬窩子。
你不因有罪而死,我們不為挨餓而生。
場
口是心非的居麻,心地善良的嫂子,聰慧的加瑪,蕓蕓眾生的牧民們
李娟說
這是荒野,什么樣的挫折都得接受,什么樣的災難都得吞咽,終究各歸其途,只要安心就好。
我想說他們才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仍然心懷希望的活著,你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吧
最后一如既往的
感謝作者,感謝李娟。。
冬牧場讀書賞析 讀后感 第(3)篇
李娟是一位老友一直掛在嘴邊的作家,她說她的書從不矯情感慨,總是點到為止,她說她的眼睛有光,能發現細碎平凡生活中的那么多美麗。
對此,我是不屑的,我害怕她只不過是又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妞兒。但是出于禮貌,我還是偷偷地翻了幾本她的書塞進了書架。
忘記了是哪個無聊的漫漫長夜,我就忽然打開了這本書,誰料想第一頁沒讀完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她總是能用調皮又清爽的語言,讓人讀著讀著就笑了。居麻的賴皮與柔情,嫂子的沉默與溫暖,加瑪的隱忍與渴望,從她的字里行間都顯露無遺,而物質的匱乏,環境的惡劣,竟也不再那么可怕。深情與克制,讓人覺得這個姑娘心頭有詩。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種,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這綿延千里的家園,這些大地最隱秘微小的褶皺,這每一處最狹小脆弱的棲身之地……青春啊,財富啊,愛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無聲。
- 搜索
-
- 熱門圖片
- 最近更新
- 隨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