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讀書賞析 讀后感(3)篇
(2019-07-18 00:23:04) 讀書賞析 -
作者:李娟
戈壁灘上的快樂與清貧一樣坦坦蕩蕩,生活中的波折和歡喜一樣深深淺淺。這一次李娟講述更多自己的故事,寫下生而為人的青春和成長,也寫出了那與生俱來的孤獨與彷徨、達觀與堅強。當我感到黑暗,便走上前直接推開窗子,投入陽光或星光。走夜路請放聲歌唱,若不唱歌,不驚醒這黑夜,就永遠也走不出這重重的森林,這崎嶇纖細的山路,這孤獨疲憊的心——在李娟的文字里,世界很明亮,人情很溫暖,生存的苦難變成了詩與愛。世上也許有很多無奈與悲傷,不過沒關系,我們都可以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讀書賞析 讀后感 第(1)篇
這本書和以往記錄游牧生活的作品不同,更像作者本人的成長歷程內心深處意識獨白。因為真實洶涌,引起共鳴,我一樣喜歡。仿佛看到一個曾經天真的女孩經歷生離死別、青春蛻變、友情愛情、幻想幻滅、世間傷害、喜怒哀樂,而后變成可以徜徉草原奮勇向目標進發的李娟。這就是成長的代價,這就是人生必經之路。喜歡文字里她獨特的風格,喜歡她字里行間的靈氣,劃線做了很多筆記:n1.談自己與寫作的奇妙緣分:至少對我來說,寫作至今仍是妙不可言的滋生與依傍。當我感到黑暗,便走上前直接推開窗子,投入陽光或星光?!钡浆F在我仍然依賴這種最直接的釋放。我享受這樣的寫作。并且一直相信,這些文字不會只是我一人的需要。在這世上一定還會有另外的人們能與之共鳴。它們契合著這些年來每一個“此刻”的我的真實心意。我不知道別人是怎么生活的,不知別人撬起生活的支點都暗藏何處。但對我,可能就是文字吧。我總是借助文字,在每一個“當時”打開道路,大步走出。又借用同樣的文字,在每一個“后來”沿路返回,看清自己。寫作是為了什么?是把包袱卸下來碼在別人身上,還是替人承擔?是自己解脫,還是助人解脫?n2.嘆人生軌跡有宿命的蒼涼:孩子們長成了別的模樣,到頭來卻仍然走上父輩的道路,新出生成長著的孩子們卻還在馬不停蹄地嘗試著改變命運。生活嘛,慢慢去做好了。更多的變化會在更短的時間里滌蕩這片大地,然而哪怕是世界翻了個個兒,古老的心靈仍然耐心地走在命運的道路上。好像全世界的白天n就是我的抬起頭來n全世界的黑夜n就是我的轉過身n3.說唱歌足以顯示作者的細膩敏感—-這段深得我心:一起唱歌吧!大聲地唱,用力地唱,“啊啊~~~”地唱,閉著眼睛,捂著耳朵。胸腔里刮最大的風,嗓子眼開最美的花。唱歌吧??!n夜行的人,若你不唱歌的話,不驚醒這黑夜的話,就永遠也走不出呼藍別斯了。這重重的森林,這崎嶇纖細的山路,這孤獨疲憊的心。我也想和你一起唱,卻不敢開口。于是就在心里唱,大聲地唱啊唱啊,直到唱得完全打開了自己為止,直到唱得完全離開了自己為止。(寫得多入神!唱歌達到這樣效果該是靈魂歌者了吧,至少是用靈魂來歌唱,唱到完全盛開心魂飄離)[發呆]n4.經歷苦難仍自我鼓勵勇敢前行:生命一直陷落在那些歲月里。將來,見到他以后,我要對他說:“世上竟會有那么多的悲傷。不過沒關系的。我最終還是成為了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眓像是一個世代修行的人,純潔地朝著深夜里不明所以的燭光豆焰摸索而去。5.說生命領悟,有詩意有禪意:世間一切曾經美好、曾經珍貴的事物,只繁華幾十年就靜悄悄地寂滅。有一種解釋是:花開必有花謝,乃自然規律。一切以時間為順序,漸次熄滅,只向未來靠近,只強調此刻感覺。人須得現實地生活……n我們如此輕易地信任了時間,如此輕易地就走過了歲月,時間是我們找到的最最合適的容器,收容我們全部的龐大往事,向深淵墜落。我們總是說:不要被往事牽絆,明天還要繼續。我們說:善待自己,過好每一天。我們如此不顧一切地放棄過去,奔向最終,我們最終要成為什么才算是圓滿?n你堅持自我,又順從命運。你永遠富于希望,你永遠沒有希望。生活損壞了你,你還是得生活。我邊讀邊歡喜,好像看著河對岸的你。雖然不能完全攜手,但正在逐漸接近。不敢說通過作品就了解了你,但可以透過文字理解你。在某個維度上我循蹤而來并共同歌唱。這,就足矣。這,就很歡喜。[可愛][握手]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讀書賞析 讀后感 第(2)篇
夜路很黑,走時,請放聲高歌,為自己壯壯膽,走過黑夜總會抵達白天
讀娟姨的《阿勒泰的角落》《羊道三部曲》《冬牧場》的時候感覺文字很輕松,全然看不出艱難的時候給她帶來了什么苦痛。這本關于她的童年、成長與悲傷的書,文字風格與前面的完全是兩種風格,讀著真的感覺很沉重,但是,這,不就是生活本來的樣子嗎?無奈,絕望,迷?!?/span>
讀前幾本書的時候我一度感嘆,面對艱難的生活怎么會有如此沒心沒肺開心快樂的人呢?就算曾經寫過那么多美好的文字,就算曾經心中有那么多的好奇心,有那么多的美好向往,就算曾經那么鮮活的李娟 ,也逃不過生活的磨損,終究是失去了光澤
好像全世界的白天,就是我的抬起頭來,全世界的黑夜,就是我的轉過身去——教我如何相信,這樣的命運,也會終止?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讀書賞析 讀后感 第(3)篇
不同于以往讀到的快樂的、豁達的、毫無畏懼又沒心沒肺的李娟,這本書像一把纖薄的利刃精準而細致地將她的內心世界一點一點解剖開來,一一呈現。我因此見到了一個全然不同的她,一個竟有著那么多難以言說的脆弱和艱難的她,一個樂觀輕松外表下孤獨又疲憊的她。仿佛是一個人孤零零地,被命運之手放在了四下無人的荒野里,黃昏到來時,內心滿懷對黑夜的抗拒,和對白晝逝去的無能為力。我因那份真切的沉重而心懷不忍,卻又被她輕描淡寫舉重若輕的書寫所打動,一時間竟不知是喜是憂。于是就在這樣復雜的心情下讀完了整本書。親愛的李娟,謝謝你一直以來那么勇敢地成長,那么溫暖明亮,鼓勵著每一個接觸到你文字的人,不管面對殘缺還是黑暗都請放聲歌唱,并且一直唱下去吧。
- 搜索
-
- 熱門圖片
- 最近更新
- 隨機推薦
-